猪发热就是非洲猪瘟吗?答案是:不确定。事实上猪的很多传染性疾病都伴随着发热的症状,所以猪只发热只能算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已。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自己家的猪是不是发生了非洲猪瘟呢?发生以后怎么办?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以软蜱为传播媒介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特急性
特征是高烧(41-42℃),食欲不振和不活动。1-3天内可能发生突然死亡无任何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临床症状和器官病变都不明显。
急性
在4-7天(极少情况下,可长达14天)的潜伏期后,患有急性ASF的动物出现发热40-42℃,食欲不振:动物看起来嗜睡而且虚弱,蜷缩在一起,呼吸频率增加。对于高毒力毒株感染,死亡常发生在6—9天之内,中等毒力毒株感染死亡通常为11-15天。家养猪的致死率往往接近90-100%。在野猪和野生家猪中也有同样的现象。急性形式容易与其他疫病相混淆,主要是经典猪瘟、猪丹毒、沙门氏菌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败血症。受感染的猪可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或几种不同比例的临床症状:
·在耳朵、腹部和/或后腿出现青紫区和出血点
·眼和鼻的分泌物
·胸部、腹部、会阴、尾巴和腿部皮肤发红
·便秘或腹泻,可能从粘液到血液
·呕吐
·妊娠母猪在孕期各个阶段流产
亚急性
亚急性型ASF是由中等毒力的毒株引起的,可能发生在流行地区。猪通常在7—20天内死亡,致死率从30%到70%不等。幸存的猪可能在一个月后恢复。临床症状与急性型观察到的临床症状相似(虽然通常较不强烈),除较为明显的血管病变,主要是出血和水肿。常见不同程度的发烧,伴随着消沉和食欲不振。行走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关节通常会因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可能有呼吸困难和肺炎的迹象。妊娠母猪可能流产。浆液性心包炎(心脏周围液体充盈)经常发展成更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
慢性
慢性非洲猪瘟通常死亡率低于30%。长期存在ASF∨的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和安哥拉,已有该类型的报道。慢性形态或源于自然致弱的病毒,或疑似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伊比利亚半岛失败的弱毒疫苗田间试验。临床症状为感染后14至21天开始轻度发烧,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通常还出现皮肤红斑,凸起、坏死。剖检显示肺部伴干酪样坏死(有时伴有局部钙化)的肺炎、纤维性心包炎:以及淋巴结(主要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局部出血。
鉴于非瘟猪瘟目前的流行形势,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做好生物安全
2.抓好消毒工作
3.搞好常规免疫
4.养好猪群正气——格得温易康
做好五个好,就能防控好!
附:格得温易康(专利:201710317749.2)是河南省中兽医
药研究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的中药配方。主要用于提高猪体免疫力、防治猪病毒病。
用法用量:
拌料喂服
1、健康猪群:首次使用按 1%添加,连用 10 天,以后按 0.5%
长期添加或按 1%添加,每月用 15 天。
2、受疫情威胁或疑似接触病原而暂未发病的猪:按 1-2%添加,连用 10-15 天,以后按 1%添加每月用 15 天或按 0.5%长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