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得药业 · 中医百科

返回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有多长

更新日期:2020-8-20 15:57:16

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即病毒侵入动物体)到发病(即动物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时间。对于非洲猪瘟来说,潜伏期是419天,这取决于病毒、宿主和感染方式。可能在临床体征出现前两天开始排毒。猪的排毒时间会根据ASFV毒株的毒力而变化感染较弱毒性ASFV毒株的猪可以在感染后超过70天后仍持续排毒。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以软蜱为传播媒介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病毒在唾液、眼泪、鼻腔分泌物、尿液、粪便以及从生殖道分泌物中流岀。尤其是血液含有大量的病毒。因此,猪可以通过与许多不同的感染源(主要是感染的猪、猪肉和其他猪源产品(例如泔水饲料)和污染物(例如垫草)的接触而感染。这些感染的动物和受污染的物料可以通过车辆和人员远距离运输。尽管ASF与高致死率(大多数动物感染死亡)有关,但不像其他跨物种动物疫病,如口蹄疫一样具有高感染性。这意味着ASF通常在群内缓慢地传播,而这些动物可能不会受到影响。

在适宜的、蛋白质丰富的环境中,ASF在较宽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并且对自溶和各种消毒剂具有抵抗性。因此,腐败、熟化以及肉类的冷冻不会使其失去活性。因此,病毒在排泄物、尸体、新鲜肉类和某些肉类产品中可存活不同时间。在粪便中至少可能会感染持续11,冷藏肉类可能持续感染15(在冻肉中可能时间更长),除非已经在高温下煮熟或熏制,否则在骨髓或腌制火腿和香肠中会持续数月。这对ASF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用未煮熟的、未充分熏制的、干肉、腌猪肉、血液、尸体和胴体喂猪或丢弃在猪或野猪可能采食的公共垃圾堆放处,会造成感染。在70℃下煮30分钟会使病毒灭活。

将新猪引入猪群或猪圈中,通常会导致个体互相争斗,互相撕咬。在自由放养或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感染可以由与带毒的流浪猪、野猪、尸体或食物残留物接触引起。此外,用同一针头接种疫苗、给不同几头猪进行治疗都可以传播病毒。目前还未证实病毒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传播,但这种情况可能发生。病毒通过受感染的钝缘蜱叮咬也可以进行虫媒传播。某些吸血昆虫,即厩鳖蝇,已被证明能够在吸取病猪血液后至少24小时内保留并传播 ASFV(Mellor

,1987),这与猪群内传播息息相关。

在湖泊和河流等大型水域中,由于病毒迅速被稀释,无法达到感染所需要的浓度水平,因此,感染不大可能因此而发生。

非洲猪瘟已然成为中国养猪业的新“宿敌”,其致死率可高达100%,目前无商品疫苗可用,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现实的生物安全威胁、潜在的生物武器。非洲猪瘟到底能不能防控?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防控!

习近平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中(兽)医“治未病”理念是防控“温疫”和非洲猪瘟的重要指导思想。

从中(兽)医的角度讲,可以把预防“温疫”与非洲猪瘟归纳总结为三句话,九个字:即:扶正气、祛邪气、避毒气。

用现代兽医学观点讲,也是三句话: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御“敌”(病原微生物)于场门(养殖场)之外。

鉴于非瘟猪瘟目前的流行形势,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做好生物安全

2.抓好消毒工作

3.搞好常规免疫

4.养好猪群正气——格得温易康

5.用好一项技术——干扰素诱导技术

做好五个好,就能防控好!

附:格得温易康(专利:201710317749.2)是河南省中兽医

药研究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的中药配方。主要用于提高猪体

免疫力、防治猪病毒病。

用法用量:

用法:拌料饲服。

用量:根据猪群状态,5-20kg/吨饲料,连续使用15-30天为一个疗程。具体遵医嘱。

1、没有发病的猪场常规保健0.5%,可长期连续使用;

2、周边有疫情,本猪场没有疫情或受到感染威胁,按1%添加,连续使用一个月,之后按0.5%长期使用或1%每个月使用15天;

3、已经发病的猪场,未发病的猪群按2%连续使用15天,调整为1%再使用15天,之后按0.5%长期使用或1%每个月使用15天;个别采食量低的猪群,前15天可加到3%